桐鄉市北港小學

百年老校的校訓“崇實、篤行、尚美、厚學”,被具象化在了每幢教學樓里。
“崇實”,源于學校的前身崇實小學。即崇尚實際,追求真理之道。學校倡導學生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以真實的態度面對知識、面對人生。“篤行”,學校倡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實踐鍛煉能力、提升技能,也要求學生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面對困難與挑戰時,能夠持之以恒、勇往直前,達成目標。
“尚美”是崇尚美好的事物?!懊馈?,美德,美育。外在美和內在美的有機統一,是北港小學的永恒追求。“厚學”,“學”意為學問、學習,是對學習態度的一種高度概括。學校倡導學生具備廣博的知識儲備和深厚的學術素養,廣泛涉獵各個領域的知識,不斷拓展知識視野。尤其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桐鄉市振東小學

振東小學里的教學樓和北港小學的樓名是一樣的。原來,曾經這兩所學校是同一所學校。
2004年,桐鄉市第一實驗小學世紀園校區建成投用,這也是桐鄉首次開啟“一校兩區”辦學新模式。2009年,實驗一小世紀園校區從桐鄉市第一實驗小學劃出,成立獨立建制全日制小學,更名為振東小學,實驗一小崇實園校區變更為北港小學。之后,兩所小學開啟了高速發展之路,現在,已各自成為兩個集團的領頭羊學校了。
因此,振東小學從辦學之初就傳承了實驗一小的校訓“崇實、篤行、尚美、厚學”,也把這些校訓衍生到一幢幢的建筑樓中。從校訓到校園環境文化創建,振東小學希望學子們能在校園的每一處、每一刻,都能受到崇實篤行的精神潤澤,也能感受到尚美厚學的實小精神,成就雅言雅行、厚學博聞、陽光健康、學有特長的風雅學子。
桐鄉市春暉小學

春暉小學的建筑樓都以“暉”呼應“春暉”校名,以“朝暉”“陽暉”“明暉”的名字命名教學樓,分別象征晨光初綻、蓬勃朝氣與智慧之光,助力啟智潤心。
“鴻暉”(行政樓),喻遠大志向,彰顯引領擔當;“丹暉”(綜合樓),如丹霞絢爛,承載多元課程;“耀暉”(體育館),含活力閃耀之意,展學子運動風采;“祥暉”(食堂),取吉祥暖陽之意,傳遞溫暖能量。
桐鄉市伯鴻學校

建校于2023年8月,以我國著名教育家、出版家陸費伯鴻先生的名字命名,承載著先生對中國教育事業和未來發展的深厚期許。
學校五幢教學樓分別以“伯遠樓”“伯文樓”“伯藝樓”“鴻儒樓”“鴻鵠樓”命名。“伯遠”取自“志存高遠”,寓意培養學生的遠大抱負;“伯文”則彰顯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伯藝”體現了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和對審美能力的培養;“鴻儒”象征著學術的淵博與智慧;“鴻鵠”則寄托了對學生成長為胸懷遠大理想之才的期望。每一幢教學樓都承載著先生的教育期許,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桐鄉市濮院小學教育集團翔云小學

翔云小學前身是始建于1872年的“翔云書院”,追尋其百年辦學軌跡,1923年的“敬業完全小學校”、1916年創辦“端本女子完全學?!薄?005年8月“桐鄉市濮院小學翔云校區”至2014年8月的桐鄉市濮院小學教育集團翔云小學。作為一所百年老校,傳承歷史底蘊,弘揚其文脈是翔云小學辦學理念的基底。
學校將“端本敬業”與“立德健體,智慧人生”校訓結合,將教學樓命名為“端本樓、敬業樓、立德樓、健體樓、智慧樓、翔云樓”。
歷經150多年歲月洗禮,翔云小學正煥發著生命的活力與智慧的魅力。
桐鄉市屠甸鎮完全小學

屠甸小學,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南宋時期的白蓮書院,歷經校址三遷、校名更迭,“崇道”二字早已融入血脈,凝結成“讓校園成為師生幸福成長的樂園”的辦學理念。
結合學校的辦學歷史,學校行政樓命名為崇道樓,3幢教學樓分別結合“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行知小學掛牌和學校校訓“真”,命名為清遠樓、行知樓、求真樓。
“體藝館”主要是根據場館功能融室內籃球場、演出舞臺和專用教室于一體,體、藝結合而命名。2023年改擴建工程,則兼具了室內運動場地、食堂、師生餐廳、閱覽室、報告廳、音樂和美術專用教室等綜合性功能,故命名為“綜合樓”。
桐鄉市崇德小學教育集團語溪小學

語溪小學育才路校區有自華樓、蘊華樓、傳貽樓。自華樓、蘊華樓一前一后,是兩幢教學樓,它們的名字來自百年前崇福的徐自華、徐蘊華姐妹。姐姐徐自華,著名女詩人,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的摯友,曾執掌競雄女學十余載。妹妹徐蘊華,字小淑,1929年任崇德縣立第一中心小學(語溪小學前身)校長。傳 貽樓是行政樓,其名來自南宋時期輔廣先生在崇德創辦的“傳貽書院”。

語溪小學創業路校區有崇德樓、尚德樓、承德樓、厚德樓?!俺绲隆笔钦Z溪小學所在崇福鎮的古稱,學校傳承地域文化特征,篤信“大德至善”的校訓,堅持“德潤童年,福澤人生”的辦學理念,努力打造崇德小學特有的“德”文化,崇德樓由此而來。
此外,學校立足生長德育,一直努力建設學校“崇德大成”德育品牌項目,致力于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和高尚品德,由此,便有了尚德樓。學校的校風是“承德 向學 集思 同行”,承德樓取自校風,體現了學校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風是“厚德 博學 慎思 篤行”,厚德樓取自教風,厚德,是施以厚澤之意。
桐鄉市濮院茅盾實驗小學

濮院茅盾小學各個教學樓的名字是融合了文學基因與教育愿景,承茅盾先生文脈,育時代新人。
聚桂坊,取“桂香聚才”,喻群賢薈萃,文脈綿延,與濮院歷史上“聚桂文會”遙相呼應。秋收園與春蠶圃,靈感源于茅盾“農村三部曲”中的《秋收》《春蠶》,前者寓意教育如辛勤耕耘,終獲累累碩果;后者以“春蠶到死絲方盡”,禮贊教師的無私奉獻。子夜閣、林家鋪源自茅盾《子夜》《林家鋪子》,承文學根脈,啟學子文思。白楊軒,借茅盾《白楊禮贊》,頌堅韌品格,涵詠風骨。鴻鵠樓,寄“鴻鵠之志”,勵學子立高遠志向。
桐鄉市現代實驗學校

古代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與今天的“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理念一脈相承?,F代實驗學校從?“六藝”中汲取元素,付諸校園建筑樓中,內容涵蓋多個領域,更彰顯對全面育人的重視。
徜徉校園,和禮樓、樂風樓、雨射樓、美御樓、書韻樓、至數樓錯落分布,每座樓宇不僅承載著“六藝”的文化內涵,更有著各不相同的功能定位,讓教育理念與校園空間深度融合——一本立體的教科書,一個讀書的好地方。
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豐子愷學校

豐子愷學校以頂層文化理念為統領,系統規劃校園環境建設,彰顯出鮮明的文化品格。校園內四幢主體建筑分別命名為“朝陽樓”“鳴鳳樓”“通文樓”“達藝樓”,與學?!俺桒Q鳳 通文達藝”的辦學宗旨一脈相承,形象詮釋了學校的育人目標與價值追求。
兩幢綜合體建筑名為“子愷樓”“叔同樓”,致敬兩位藝術大師之間深厚的師友情誼,賡續人文精神與美育傳統。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