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院茅盾實驗小學“雙師一班”教學模式下的美術課。受訪單位供圖
“同學們,我們這堂課主要探索中國畫筆墨技巧,學會用水墨的眼光觀察人物,并嘗試用勾勒和寫意等水墨技法畫一幅水墨肖像……”
每周四上午,濮院茅盾實驗小學的美術老師嚴鳳河都會上一節特別的美術課,這節課聯動著兩個班級,既有本校的學生,也有桐鄉市東方學校的學生。
這是藝術互聯網學校“雙師一班”的教學模式,借助互聯網平臺讓不可能變成可能,也是桐鄉市教育局牽頭的“數字賦能,共富共美:藝術互聯網學校創建共同體”項目的一個具象化場景。
最近,這個項目經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審核驗收,被評定為優秀項目。
據了解,此項目起源于2022年,在浙江省技術中心的指導下,由桐鄉市教育局為牽頭單位,聯合德清縣教育局、浦江縣教育局、紹興越城區教體局等為主體成員單位,聯結146所基層學校,開展智能美育“藝術互聯網學校”創建的實踐與探索。
也是這一年,桐鄉開展“藝術互聯網學校”項目探索。在桐鄉的一些農村小學,“雙師一班”課堂,借助一根網線、一臺設備,打破了空間的限制,遠在數十公里之外的老師照樣能帶領學生暢游美術的世界。同時,也打破了美術老師與學校“捆綁式”教學的局限性,將優質名師向全市更多的學校輻射,讓農村的孩子也有了美術名師的指導,提高創作熱情……
去年,桐鄉市教育局還入選浙江省數字教育試點單位教育領域數字化改革實驗區,傳統教學模式悄然發生改變。
如今,經過兩年的發展和沉淀,桐鄉已累計結對57所農村小規模學校176個班級,開展線上“雙師一班”藝術教學1896節,有15000多名學生受益。
此外,該項目還實現了一地創新多地復用的良好局面,相關工作經驗報告多次在省級會議上作交流,3項建設標準、4項制度在全省推廣,并成功推廣到內蒙古鄂爾多斯,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松潘縣等地。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