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芽都還沒有,好在校園里青菜開花了,娃們可以解剖青菜花了解花的結構,材料沒問題了……”日前,桐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北小學科學老師王宇敏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微信,為找尋到合適的材料而高興。
那么這堂可以解剖花的課會怎么進行?近日,記者來到王宇敏所教的408班,和學生們一起現場體驗,如何用解剖的方法由外到內有序地觀察菜花的結構,為后續對應著觀察學生自己種植的鳳仙花打下基礎。
其實,解剖花是四年級科學課第一單元里的一個課時,需要學生們從觀察種子開始,一直到結出果實,再收獲種子,幫助學生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對于生命世界的認識。
這堂課,需要學生們通過了解花的結構,去深入知曉這株植物結出的果實。現場,學生們拿著鑷子小心翼翼地分解花瓣、花蕊、花萼等。“要分解一朵花也不容易,要輕輕地夾住花瓣基部,不然花就碎了。”學生錢張澤表示,這堂課很有意思,也學到了新知識。
“在探究花的結構這一活動中,會發現學生之間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的差異。”王宇敏介紹,科學來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接下來,她還要做個課外延伸,讓學生去生活中找其他的花,識別完全花、不完全花、單性花、兩性花,拓展更多的知識。
像這樣有意思的課,在桐鄉還有不少:技師學院的咖啡制作課,不僅讓學生們體驗了沖泡咖啡,老師講述的一段段有關咖啡的傳奇故事更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尚陽學校老師徐艷琳的《讓小車運動起來》一課,從生活情境出發,提出“如何設計制作一輛2秒精準到站的小車”的驅動性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思維;國藝幼兒園的孩子們則通過嘗試使用簡易水秤,探索水位高低與物體輕重的關系,在操作中體驗、感受探索的樂趣……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