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實驗學校學生體驗農事活動。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豐子愷學校初中部70多名表現突出的學生,每人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獎勵——兩株青菜。
在豐子愷學校初中部,有一個近500平方米的“智慧農場”。這學期開始,500多名初一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在勞動課上陸續參與播種、澆水、養護等勞動實踐活動。“目前我們種了大蒜、芥菜、有機花菜等蔬菜,讓孩子們在種植中體會勞動的快樂。”豐子愷學校教務處主任樓勇剛說。
這段時間,校園里的青菜可以收獲了,學校老師一商量,決定將青菜獎勵給表現突出的學生。為了更有儀式感,學校還特地讓學生自己采摘,并裝袋帶回家。
“我們嘗試將勞動教育成果滲透到日常獎勵中,且獲獎學生不局限于學習成績優秀,也可以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現,比如熱心公益、熱愛體育、互幫互助等。”樓勇剛介紹,他們希望以此發揮榜樣力量,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
“今天我們把孩子們自制的杭白菊作為禮物,頒發給了獲得全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金獎的24名學生。”桐鄉市崇德小學教育集團芝村小學德育處副主任莊月連說,這些杭白菊是全校學生在勞動實踐基地“村趣園”里種植、采摘,最后蒸制而成的,很有意義。
作為嘉興市勞動教育示范學校,芝村小學的勞動教育課程很有特色。10月下旬,學校陸續開展勞動實踐活動,采菊花,蒸菊花,制作菊花飲、菊花糕、菊花凍等,讓孩子們體驗勞動樂趣,感受收獲的喜悅。
“接下來,這些杭白菊、紅蘿卜、水稻等將作為獎勵,陸續贈送給表現優秀的孩子們。”莊月連說。
每學期期末,將豐收的大米作為禮物,獎勵給表現出色的孩子們,是桐鄉市高橋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高橋實驗學校的傳統。
每年10月,高橋實驗學校會舉辦一次豐收節,今年已是第4年。每一年孩子們會觀摩秧苗培育、插秧,參與割稻子、打稻谷等傳統農作活動。之后,學校將收獲的稻谷經過加工,分裝成一袋袋3至5斤裝的大米。“等到期末,這些大米將作為期末禮物獎勵給學生。”校長倪洪亮說。
勞動成果變身獎勵品,讓勞動教育深入孩子們的內心,這也是越來越多學校“青菜式”“大米式”獎勵的共同初衷。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