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的成長關系著學校的發展和未來。近年來,桐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逐漸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浸潤培訓之路,帶領青年教師在實際教學情境中現學現用,以“浸潤”的方式提升綜合能力。
何為浸潤培訓?新教師每天跟隨兩位“導師”,進行職業感悟和師德修養的“修煉”,還包括在班級管理中歷練,在教學工作中實踐,在專業研究中磨煉……
位于北港河畔的桐鄉市北港小學正扎實開展青年教師浸潤培訓。該校教科室副主任朱雨薇說:“這學期有8名新教師到崗,為此,北港小學專門制定了完善的培訓方案,將任務或活動細化到每一周,讓新教師努力實現每周有目標,每周有思考,每周有收獲,每周有成長。”
在浸潤培訓中,北港小學特別注重“研·讀”的創新。“研”是指研課標、研教學、研作業,比如,新教師結合相關實踐案例、成長感悟、學習經歷,分享對課程標準、作業整體設計、教學活動的理解。“讀”是指提倡全息閱讀,提出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作為一名新教師,“讀”也是一項專業技能,不僅要自己讀書,也要讀懂學生,不斷拓寬彼此眼界。
“學習新課程標準并將課標理念貫穿于教學之中,是需要我不斷探索的……”“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作為教師我會多想辦法,密切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日前,在北港小學舉行的浸潤教師課程標準解讀交流活動上,新教師們紛紛談感悟、曬收獲。
在桐鄉市烏鎮植材小學有個“立志班”,“學生”是學校近5年新進的青年教師。近日,烏鎮植材小學為14名青年教師開展了“寫字訓練”主題研修活動,校長夏富慶為大家講解漢字故事、不同載體的書寫要求,并指導規范書寫。
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考驗的卻是教師的基本功。為督促青年教師修煉真功夫,校領導默默“陪跑”,以多種形式開展培訓。講座、說課、班級管理等研修活動一個個開展,提高了教師的技能水平,也提高了教師的自我要求。
“年度考核評為優秀檔一次”“教師素養大賽一等獎”“開發閱讀性拓展課程一門”……記者在“立志班”看到,青年教師自加壓力,一一公布個人發展三年規劃。今年剛踏上三尺講臺的教師方依婷說,學校浸潤式培訓形式多樣,給教師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平臺,錘煉了教學基本功,也開拓了思維。
“我們在浸潤培訓的基礎上擴面提檔,將新教師和工作五年內的青年教師全部納入‘立志班’中,‘加餐’式培訓的同時,借鑒其他學校好的做法,讓老師們樹立明確的目標。”烏鎮植材小學副校長金國江說,培養好青年教師,有利于增強學校“自我造血”功能。
浸潤培訓,作為教師培訓的一種方式,已在我市實施多年,始終處于不斷迭代和創新中。除學校各自的浸潤培訓外,桐鄉市教師進修學校還會進行網絡或集中培訓,多維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桐鄉市教師進修學校師訓處副主任胡燕峰說,下階段將舉行異校浸潤培訓,構建基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培訓閉環,教學相長。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