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過半,不少家長又開始焦慮起來。面對各種考試,孩子的學習和情緒該如何調節?怎樣進行針對性引導?對此,記者采訪了桐鄉部分學校的教師,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意見建議。
接納情緒起伏,快速釋放負能量
“從小學到初中是一個很大的跨越,目前,很多學生仍處于逐漸適應學習節奏和強度的階段,不少學生面對考試會有擔心、焦慮的情緒?!鄙虾I嘘柾鈬Z學校桐鄉豐子愷學校心理教師沈青梅介紹。
“這次又沒考好”“我當時要是能好好復習,多背誦幾遍就好了”“又考砸了,別人會怎么看我呢”……考試失利后,有些學生會出現憤怒、抱怨、擔心、羞愧、茫然、焦慮等復雜情緒。在沈青梅看來,產生這些情緒是人之常情,不必過于克制,更不必把它當作洪水猛獸。
“我們首先要接納自己的情緒,幫助自己找回平和、穩定的學習狀態。”沈青梅建議,面對各種負面情緒,學生可以選擇聽音樂、睡覺、運動、傾訴等方式進行快速釋放?!扒榫w調整后,就要正視結果與積極歸因?!彼f。
沈青梅提醒家長,要讓孩子形成這樣一種意識:考砸一次兩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要勇于從困境中突圍,分析原因,制定后續的學習規劃,迎難而上?!凹议L要扮好陪伴者的角色,幫助孩子自我分析,積極應對,回歸正常學習狀態?!?沈青梅說。
及時調整認知 ,理性看待考試
“考試后,學生心情比較復雜,有收獲的喜悅,也會有粗心的懊悔,無論考得好與壞,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重整旗鼓,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桐鄉市現代實驗學校心理教師陳芳婷說。
“根據情緒ABC理論,我們產生什么樣的情緒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某件事情。有學生看到自己成績不理想時,會下意識覺得自己能力不行,覺得自己的努力沒用。” 陳芳婷建議,學生要及時調整認知,理性看待考試。
“通常情況下,使我們感到焦慮的其實不是分數,而是對分數的認知,所以我們要及時覺察并轉變這些不合理的想法。”陳芳婷說,每一次考試,都是為了發現問題所在,從而調整學習方法,取得更好的結果。考試結束后,不少學校也會為學生開設考后心理輔導課程、體育活動等,陳芳婷建議學生要積極參與其中,在輔導、玩樂、運動中及時調整心態。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