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另类在线-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图片区-亚洲欧美日本另类3344-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教育天地>教育漫談

讓幸福之花開滿每個人心田

——訪桐鄉市崇德小學教育集團芝村小學校長胡國強
2022-12-06 09:05   來源: 今日桐鄉    作者: 中心記者 朱方紅   編輯: 沈劍慧 發表于:  浙江桐鄉

芝村小學校園。受訪單位供圖


  創建于1961年的桐鄉市崇德小學教育集團芝村小學,已走過60多個春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積累沉淀以及數十年的教學資源整合優化,芝村小學走出了自己的辦校特色,曾先后獲得桐鄉市五星級學校、桐鄉市鄉土美術特色學校等榮譽。

  這所鄉村小學,如何將優質教育資源送到百姓家門口?如何收獲家長認可?帶著一系列問題,本期《校長訪談》走進芝村小學,傾聽校長胡國強的教育理念。

  

  記者:芝村小學辦學規模相對較小,是如何突破條件限制,向高質量教育靠近的?

  胡國強:關鍵是做好“三靠”:一靠崇小集團,開展集團聯動、課堂互動、資源共享并做好質量的動態監測;二靠校本研修,主抓教師“一師一題”的題例研究,積累優質校本化資源庫;三靠智慧教育,用好桐鄉網校線上資源,落實桐鄉藝術互聯網學校美術學科試點等工作。

  依托“三靠”,近年來,學校教育質量穩步提升。2021年、2022年的小學五年級語文、六年級數學學生興趣發展成果展示中,我校學生分別獲得市團體二等獎;今年上半年,我校女排獲市排球賽亞軍、啦啦操比賽獲嘉興市二等獎(第三名)。此外,學校還獲評桐鄉市教科研基地,順利通過五星級學校復評。

  記者:集團化辦學后,芝村小學如何借助抱團發展的優勢,助力教師團隊的提質?

  胡國強:在崇德小學教育集團互聯、互補、互進,合心、合創的理念下,芝村小學依托集團的“教研一體”,專注做好“四件事”,助推教師隊伍發展。

  一是課堂共研引入格,借助集團優勢,開展“同備一節課”“共磨一堂課”“共享一感悟”等活動,快速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二是集團統訓助穩格,新入職教師由集團統一發布每周浸潤工作任務清單,盤活集團名師力量,助力新教師快速站穩講臺;三是質量調研促升格,開展校長巡視聽課、集體調研等活動,精準分析教學質量,及時落實改進措施;四是智慧互聯繪風格,利用新型教學空間,開展教共體結對活動,進行智慧互聯,共享優質資源。

  記者:芝村小學將鄉土文化、民間游戲等充分融入教育內容,蘊含了怎樣的教育理念?

  胡國強:為了解放學生們的天性,讓他們擁有豐富多彩的童年,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游戲和實踐活動。學生們在自制玩具的過程中,能激發創新思維,在創作中鍛煉動手能力,實現在玩中學。同時,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綜合素養全面提升。

  此外,學校也將游戲與學科知識相結合,嘗試跨學科的項目化學習,讓學生在實踐中收獲知識、掌握技能。例如,在傳統游戲進課堂項目中,我們用好鄉土資源,讓每個年級的學生都擁有專屬的游戲項目。

  學校還開展了“童心向黨 暢玩童年——傳統游戲沉浸式體驗嘉年華”活動。為了方便學習與借鑒,學校還專門建立了傳統游戲資源庫,目前已形成20多個視頻資源。

  記者:芝村小學在家校共育方面有哪些舉措和亮點?

  胡國強: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思考如何更好發揮家長在家校共育中的作用。首先,在充分聽取家長意見的基礎上,我們推行家長積分卡,涵蓋家長會參與率、新父母學堂學習、家長育兒經驗分享、親子交流、親子閱讀等內容。其次,我們在每學期末進行總結,由學生、家長、教師作為評價主體,共同評選出“優秀家長”,營造出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圍。

  未來,我們還將拓寬積分范圍與用途,比如積分可用于兌換村趣園內的農產品,將家長積分與學生勞動、學習相連通,進一步提升家長的參與積極性。

  記者:作為一名長期扎根基層的教育工作者,您認為未來芝村小學該如何發展?

  胡國強:小學校,大未來。芝村小學的建設突出兩個定位:一是扎根本土,二是面向未來。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辦好“小而優”的學校,打造環境“小而美”、課程“小而特”、教師“小而專”、管理“小而精”的校園。學校將圍繞“高、潔、雅、致”的育人目標,借助集團力量,持續探索一條適應時代發展、符合學生需求、彰顯地方特色的鄉村教育共富之路,力求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均衡的教育,為持續擦亮“學在桐鄉”教育品牌貢獻力量。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