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球隊里的大前鋒,聞小飛更多承擔了防守和搶籃板的任務,沒有后衛或者控衛頻頻得分的光鮮,大前鋒就像“球場上的藍領”,承受了更多身體上的對抗,受傷更是家常便飯,但他們就像一道大閘,為球隊撐起了內場的防線。
出生在1997年的聞小飛,年紀不大,卻算得上崇福鎮隊里的老將,從大一開始幫著崇福鎮打比賽,他的籃球之路已經走過十年。十年間,他也從專科走到博士,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如果當初沒有選擇繼續求學,我現在可能就是化工廠一線的一名質檢員或工藝員。”聞小飛說,這名身穿18號球衣的大前鋒,個子足有185公分,2015年,他剛剛經歷高考,最終被寧波一所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就讀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但聞小飛有些不甘心。“我的高考分數其實達到了本科線。”他說,但因為超過的分數不多,如果不想去外省就讀,面臨的選擇只有2個,要么就讀省內學費高昂的三本民辦院校,要么選擇專業好一點的專科。考慮家庭經濟情況,聞小飛選擇了上專科。
雖然選擇了專科,但聞小飛還有另一重考慮——專升本,果然,大二下學期,他就從學校老師處得知了這個消息。大三那年,聞小飛順利通過考試,成功“晉級”本科生。

“專升本”可能并不稀奇,但聞小飛再次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憑借絕對的“硬實力”,他不僅考上了浙工大的碩士研究生,而且是跨專業考研,可以說一切都是“重起爐灶”。
“我換到了環境工程與工藝專業,雖然和之前專業同屬理工科,但專業基礎完全不一樣。”聞小飛說,是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正盛,他察覺環境工程專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在聞小飛走過的20多年的人生路中,他的大多數關鍵階段都由自己做決定,當同齡人還迷茫于當下時,他早已對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了清晰規劃。“我喜歡把事情做到接近成功時再告訴家里。”聞小飛說,他的父母學歷不高,都是普通工人,在他看來,提前告知,只能徒增父母的擔憂。
這也意味著,大多數時間里,聞小飛獨自一人背負了所有壓力,尤其是跨專業考研這樣具有極大挑戰性的事。整整一年時間,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除去吃飯,聞小飛把自己“泡”在圖書館里自學課程,每天雷打不動。他只留出傍晚半個小時的打球時間,那是他當時生活里唯一的娛樂,而籃球,就像他生命中的一道光。
一直到考研分數正式出來,聞小飛才將自己考研的事告訴家里,那一次,他考了358分,比浙大340分的分數線整整高出18分。回憶那時,聞小飛如今依然顯得激動,蓄積了一整年的壓力,在那一刻得到徹底釋放。

從專科到碩士,似乎人生的逆襲已經徹底完成,202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的聞小飛,也準備離開學校,正式進入職場,此時他收到了3份offer,其中包括了華友鈷業,職位是質量檢測工程師。但導師也在同一時間拋來了“橄欖枝”。因為在課題組中表現優秀,導師主動留人,甚至提出了相當優厚的條件。今年夏天,聞小飛戴上代表最高學位的紅色流蘇博士帽,身著紅黑色博士袍,正式博士畢業。
回看聞小飛10年“逆襲路”,我們看不到過人天賦或高人指引,只有往前走不回頭的努力。這股拼的勁,不僅貫穿他整個求學生涯,也在今年“桐BA”的球場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此次“桐BA”崇福首場與洲泉的比賽中,聞小飛再次“喜提”大腿肌肉拉傷。“當時雙方都很拼,比分一直交替領先。”他回憶,好在最后崇福贏下了比賽,球隊所有人都很開心。
如今在杭州上班的聞小飛,每周只有周六一天休息,但他依舊雷打不動趕回來參加“桐BA”的比賽,幾乎場場都不缺席。往往一到傍晚6點鐘下班時間,聞小飛不吃飯就直奔崇福,趕在球賽開始前抵達,熱身后就能上場。他說,能代表家鄉崇福打比賽,很值得。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