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汽車尾箱里,總裝著標注詳盡的技術圖紙,趕上實驗關鍵期,還會塞進幾臺小型實驗設備。“跑得多了,都快成這條路上的‘專屬班車’了!”徐棟笑稱。
玩笑背后,是他另一個更具分量的身份:嘉興久順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副總”。
時間倒回2018年,彼時的久順科技正為“海綿城市關鍵技術”犯愁:想做生態透水材料,卻在“透水率”和“抗壓性”難以兼顧的難題上卡了殼。原來,普通材料要么透水快卻經不起重壓,要么夠結實卻透水性差,始終達不到實用標準。而另一邊,徐棟團隊早已在生態環保材料領域深耕多年,手里握著不少技術積累。

一次對接后,校企一拍即合。徐棟帶著浙水院水安全與生態環境研究PI團隊的13名研究員,一頭扎進了久順科技的實驗室。高校的理論優勢遇上企業的產業經驗,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他們反復調整材料配方,優化生產工藝,光是實驗數據就記滿了好幾本筆記本。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研發出的透水材料,不僅透水率達到國家標準的5倍,還扛住了C30 級抗壓強度測試——這意味著材料能直接承載車輛通行,完全滿足實際工程需求,一舉沖到行業領先水平。

“有了新技術,我們去年產值突破1400萬!”提起徐棟,久順科技總經理錢鐘海感慨,這不僅是企業的突破,更是徐棟為桐鄉產業鏈升級作的實實在在貢獻。
就在不久前,浙江省科技廳公布《2025年省派“科技副總”人選名單》,徐棟順利入選全省首批省派專家名單,正式受聘為久順科技的“科技副總”。

如今從“外援”變“自家人”,徐棟的干勁更足了。最近,他正帶著團隊忙著小河道原生態修復自動化系統設備的小試,“這款設備能省不少人工,修復效率也能提上去,還能智能適配不同河道的生態環境,要是順利,明年就能小批量生產了!”
在徐棟看來,“我為桐鄉作貢獻”不止于技術突破,更要搭起校企橋梁,讓更多資源留在桐鄉。“現在我牽頭聯動高校實驗室,把人才資源引到桐鄉企業來,讓研發底氣更足,這也是我作為‘科技副總’,想為桐鄉產業做的事。” 他說,如今成了“自家人”,更要把“桐鄉事”當“自家事”。

徐棟的故事,只是桐鄉“科技副總” 賦能產業的一個縮影。自開展“科技副總”選聘工作以來,我市共有22名“科技副總”與派駐企業完成簽約,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空經濟等多個產業領域。
今年以來,省市縣三級聯動開展“科技副總”選聘,從高校、科研院所選聘一批應用科學領域的科研人員赴企業兼任“科技副總”,目的就是幫助企業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這些‘科技副總’ 不僅承擔技術攻關任務,更搭建起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橋梁,推動科研成果快速落地轉化。”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些扎根企業的“副總”們,正把高校的科研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動能,實實在在為桐鄉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