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展示自己的作品。
“孩子們,你們來看看,豐子愷爺爺的漫畫有什么特點?”昨天上午,在石門鎮中心小學美術教室,校長吳家聰和孩子們講起了子愷漫畫的藝術美。
“這幅畫線條簡潔,阿寶的臉是留白的,沒有眼睛、鼻子、嘴巴,我們卻能感受到,這就是‘意到筆不到’……”吳家聰在課堂上引導孩子們了解豐子愷的繪畫藝術風格,感受漫畫中的童心童趣。
講解完,學生們就迫不及待地畫起來,稍稍蘸取墨汁輕輕下筆,生怕多余的墨汁擾亂了構圖。“我覺得要畫好很難,特別是畫這些豎線。”“毛筆上不能蘸太多顏料,上色時要注意不能有其他顏色。”……303班學生沈雅云向記者介紹起了她自己的“經驗”。
為了讓更多孩子了解子愷文化,領略子愷漫畫中的藝術之美,石門鎮中心小學結合美術課,專門開設了子愷漫畫拓展課程。不少學生表示,如今在桐鄉的大街小巷,經常能看到豐子愷的漫畫,現在能學畫子愷漫畫,覺得很幸福。
學畫子愷漫畫只是石門鎮中心小學研究、傳承和發揚子愷文化的一個載體。石門鎮中心小學作為豐子愷先生的母校,無論是在教學樓門廳、過道、走廊等地,還是在課程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都滲透著子愷文化。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豐子愷外孫宋雪君就在石門鎮成立宋雪君豐藝工作室。“宋雪君先生會不定期來我們學校,給孩子們講解如何學畫子愷漫畫等。“吳家聰說。
接下來,該校將以子愷文化為引領,注重頂層設計,依托省規劃課題《四味融合:子愷美育理念下農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樣態研究》的實施,倡導在子愷美育理念帶領下,引導學生傳承豐子愷先生“好真、樂善、愛美”的理念。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